随着我国石化产业的不断发展,炼化一体装置炼厂陆续建成投产。目前,我国共有约165家炼厂,原油总加工能力约9.82亿吨/年,若不计入小型炼厂(常减压规模小于等于200万吨/年),则中国总炼油能力约为9.46亿吨/年,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油进口国之一,中国的能源需求量显著上升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7月中国原油进口量在4368.58万吨,同比2022年增长17.03%较今年6月比减少837.6万吨。从主要进口国结构来看,海关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原油进口来源前十位国家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73.78%,国内原油进口来源国的排名略有调整,排名前十的分别为俄罗斯、沙特、伊拉克、马来西亚、阿联酋、阿曼、巴西、安哥拉、科威特、卡塔尔。其中排名前三的仍稳定在俄罗斯、沙特、伊拉克。

11111.png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中国原油进口来源国中俄罗斯在中国原油来源国排名中仍稳居第一位,沙特阿拉伯排名第二。俄罗斯的原油进口量在806.45万吨,当月占比在15.49%,较上月减少243.7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2.36%;排名第二的沙特原油进口量在227.77万吨,当月占比10.84%,同比去年减少13.99%。较6月份相比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的进口量均有明显下跌,主要是受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国及其盟国选择限制供应以提振价格,沙特阿拉伯从7月到9月进一步减产100万桶/日。俄罗斯的出口量也在连续减少,7月海运原油出口量322万桶/日,环比下降47万桶/日,降至年内低点,且俄罗斯计划将8月份出口量减少50万桶/日。进口来源国中伊拉克现排名第三,原油进口量在540.11万吨,当月占比10.37%,较上月增加130.65万吨,同比去年上涨48.4%。中国对伊拉克原油的需求有明显增加,环比增加31.91%,增长率仅次于31.98%。不过,年内马来西亚进口原油的需求量较高,本月虽有下滑,但仍排名第四,原油进口量在387.26万吨,当月占比7.44%,较上月减少231.38万吨,同比去年大幅上涨15.78%。马来西亚1-6月原油进口量在2967.74万吨,同比去年增加105.72%。在排名前十的进口原油来源国中,涨幅最大的是卡塔尔,其次是安哥拉和伊拉克;跌幅最明显的是马来西亚,其次是沙特和俄罗斯。卡塔尔原油的需求增长较6月份增长41.34,同比增长77.5%。主要是卡塔尔能源公司的埃尔沙欣原油受炼化一体化炼厂关注度较高。进入7月份后,中国独立炼厂对进口原油的采买意愿较为谨慎,对其马来西亚混合原油的采买意愿较高。对进口原料的燃料油、稀释沥青的采买力度增加,7月份中进口原料中稀释沥青增加约45万吨,占比约+3.8%;进口燃料油增加约30万吨,占比+4.7%;预估进口原燃料油、稀释沥青的8月进口量仍有上涨可能。

22222.png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

由上图可以看出2023年1-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在32383.66万吨,较去年增加3397.54万吨,同比增加11.72%。中国独立炼厂对原料加工油种以俄罗斯原油、马来西亚混合原油、稀释沥青、进口燃料油以及海洋油为主,现已进入常态化。现市场进口原料价格略有上涨,稀释沥青价格ICE Brent-18美元/桶左右;俄罗斯的ESPO原油的到岸贴水价格在ICE Brent-0.8美元/桶左右。

33333.png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

根据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7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金额约为239.05亿美元,环比减少15.19%。中国独立炼厂对低价进口原料的关注度较高,其7月份进口原油采购量在明显减少的情况下,原油进口金额也在减少。年内主营单位以及炼化一体化炼厂除对中东地区进口原油的需求外,对俄罗斯原油的采买也基本进入常态化。从7月份的数据来看,中国采购俄罗斯原油排首位,进口原油金额约在40.69亿美元,较上月减少11.58亿美元,占本月总额的17.02%。其次是沙特,中国采购沙特原油金额约在32.16亿美元,较上月减少13.48亿美元,占本月总额的13.45%。中东地区中国采购进口原油金额约在121.35亿美元,较上月减少4.03亿美元,环比减少3.21%。市场上供应以及流通的进口原料仍以俄罗斯原油、马来西亚混合原油、进口燃料油居多。

整体来看,2023年中国对进口原油的需求量增长明显。我国对进口原油的采买主要以俄罗斯原油、马来西亚混合原油、进口燃料油、稀释沥青为主,内贸原油以海洋油为主。近阶段炼厂对进口原油的采买力度放缓,由于价格上涨明显,在独立炼厂降本增效原则的基础上,市场观望氛围较浓,短期内国内独立炼厂原料加工油种较为稳定,进口原油的整体需求上涨空间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