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主产业链从上游到下游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以及组件四个环节。上一环节的产品售价等同于下一环节的采购成本,因此上下游盈利能力存在明显的联动。


image.png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此前阶段性供需错配导致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博弈加剧,行业盈利集中在上游环节,硅料价格高企导致组件厂商成本压力巨大,硅片、电池、组件环节的盈利能力则受到明显压制。

随着平价时代的到来以及上游硅料阶段性供需矛盾的缓解,2023 年起产业链下游的电池、组件环节有望迎来快速增长。同时,组件排产的上行将带动辅材环节量增,辅材环节盈利空间有望得到修复。

对于电池及组件环节,现阶段行业正处于 TOPCon、HJT、xBC 等多种新技术路线分歧的交叉口,电池组件厂商能否实现长期稳定的增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技术路线的选择。

相较而言,辅材环节的产品形态以及技术路线更为稳定,未来有望随终端装机以及组件出货量的持续提升而实现确定性的增长。

image.png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光伏主辅材产业链

光伏产业链主要分为主产业链和辅材产业链。

主产业链主要包括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及光伏电站环节,辅材产业链中根据不同生产环节分类。

主要包括:

1)硅片生产环节:热场材料、金刚线;

2)电池片生产环节:银浆;

3)组件封装环节:光伏玻璃、胶膜、背板、边框、接线盒等等;

4)电站发电环节:逆变器、支架、汇流箱、电缆等等

光伏胶膜是光伏组件封装的关键辅材,虽然在组件中的绝对成本占比不高(约为5%-7%),但其性能与稳定性对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及寿命有重要影响。光伏组件在光伏电站中的使用寿命长达25至40年,若此期间发生胶膜黄变、脱层、透水等情况,或产生PID效应,将导致电池效率降低乃至失效报废,直接影响发电量与电站运营收益。

image.png

数据来源:隆众资讯

中国POE进口量经历了快速的增长,从2017年的约22.44万吨,增长到2022年的69.16万吨,5年的复合增速高达到25.2%。同期产品价格也保持快速上涨,进口均价从1.43万/吨,上涨至2.40万/吨。2023年上半年,POE进口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半年时间进口量达到40.95万吨,同比增长仍旧保持在24.4%高增速。价格方面,2023年上半年POE均价仍稳定在约2.34万/吨,处于历史高位,但随着光伏行业转弱,目前POE均价下降至2.1万/吨左右。

中国POE的消费集中在汽车、光伏以及鞋材领域,其中汽车行业占总消费量的40%,随着国内光伏领域的快速发展,POE在光伏领域消费占比增至26.5%,鞋材消费占比约11.5%,前三大领域合计占比约八成。

目前看来,光伏行业正在发力,光伏封装胶膜作为光伏组件的关键材料之一,需求潜力不可小觑。POE在光伏领域有体积电阻率低、水汽透过率低、耐老化性能好,电势诱导衰减小等优点。随着光伏行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封装材料的不断升级优化,市场对于POE胶膜材料的需求大幅增加,该领域将成为POE行业的需求增长点,且具备广阔的国产替代空间。

此外,汽车行业仍在快速发展,POE 应用至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如:汽车保险杠、内饰、门板等,可以提升汽车零部件的性能,降低重量的同时可大幅度节约成本。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国外汽车保险杠大部分已经采用 POE 弹性体进行共混改性,而国内仅有 30%左右的保险杠材料采用 POE 弹性体。未来随着汽车轻量化的趋势不断推进,以及全球经济逐渐从疫情中走出,全球汽车工业的产能预计会出现较明显的增长,带动中国POE需求有望进一步增加。

POE市场光伏方面,随着N型技术的加速渗透,光伏产业的分化将加剧,先进产能正逐步逼迫落后产能出清,头部企业开工率明显高于二三线企业,需求方面二季度相较于一季度稍有下降。下游部分产品库存还是偏高,改性方面没有特别大的起色,成交侧重商谈,市场有一定的成交,SK871/875/8705价格在20700-22000元/吨左右,威达美系列部分价格在16000元/吨,沙比克由于海外扩产货源较少,价格在22000-21600/吨左右,三井价格在24500-25000元/吨左右,直销比例较高,实盘成交价格为准,价格目前处于平稳为主,国产方面目前副牌、中试料销售为主,价格在15000-18100元/吨左右。